网页即时交流
QQ咨询
咨询热线
020-28998648
0
浅谈脊柱相关病九大诊疗区及其诊疗思路
2021-02-25 15:41:11 浏览:2354次 【

脊柱区带九大诊疗区划分依据

    1、 根据内脏疾病的体表反射

    同名内脏疾病,可以在背部同名相关诊疗区内出现阳性反应(异常感觉)或筋膜结节反应点,如肺部疾病可反射在肺区的胸椎上段肩胛骨内上角出现阳性压痛点。肝胆疾病往往反射在肝胆病区,肾病往往反射在肾脏病区。

    2 、根据同名内脏的解剖位置与体表投影

每个相关诊疗区,在相应节段解剖区域内[1],对应相同的内脏如:肺、气管疾病相关诊疗区,在相应节段解剖区对应肺组织,其体表投影也在该区域内。生殖病区对应男女性内生殖解剖体位。

    3 、根据内脏神经脊神经分布特点

    脑部相关诊疗区,相应节段的解剖区域对应延髓,颈交感疾病相关区域,对应交感神经节,如星状节神经。

    4、 根据内脏疾病的传统腧穴分布

祖国医学认为脊椎正中线为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即总督一身之阳气。“缘督为治”语出《华佗神医秘传》,因督脉是十二经的根本,所以,全身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有病,都应缘督为治,脏腑经络肢体的疾病才能得伸。

脊柱区带九大诊疗区具体划分

    1、  脑部疾病诊疗区

    从枕外粗隆上缘至双侧颞乳突骨上缘,所构成的弧形上项线两端,与C3棘突下缘连线,所构成的倒置三角形,该区为脑神经疾病相关疾病诊疗区。

  

   2、  交感疾病诊疗区

    C4棘突上缘与C7棘突下缘间,外至竖脊肌外缘线约6cm作等边三角区,主要用于诊疗颈交感神经相关疾病及颈、肩、臂、手部疾病(C6-C7棘突之间)。

    该区分布主要传统经穴有大椎、颈夹脊、降压穴、降糖穴。

    颈椎中下段为颈部活动度最大部位,也是颈部较易受损部位,C5—C7的脊神经支组成臂丛神经。颈部的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发源于胸部脊髓侧角。同时,在C6-C7椎体外侧面。相当于喉头环状软骨,在后外侧分布有不规则形的星状神经节,成人的星状神经节长约4.5cm,宽约0.5cm,厚约0.3cm,分节前与节后纤维组成。其前侧为颈总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喉返神经及颈静脉,前侧内前斜角肌及疏松结缔组织,下部为胸膜顶部。

    当颈椎下段软组织损伤、小关节紊乱、增生退变,粘连牵拉或刺激了脊神经后支、颈交感神经、星状节神经、窦椎神经、迷走神经,可引起广泛的交感神经功能失调的一系列症候群,如不安陈述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心神经官能症、精神神经紧张综合征、内泌功能紊乱,表现为头晕、失眠、心悸、多梦、焦虑等。同时在C7棘突周围采用水针刀药线疗法可以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甲亢、内分泌性疾病等病。

    3、  肺部疾病诊疗区

    从C7棘突下缘至T3棘突下缘,外至双侧竖脊肌外缘线约6cm处两条横线的连线所构成的长方形区域,该区为肺、气管疾病相关诊疗区。传统医学认为,肺为华盖之腑,居五脏六腑之首,主气司呼吸而朝白脉,其实肺的解剖位置确实居于内脏之上。

      该区分布主要传统经穴有夹脊、百劳、大椎、陶道、定喘、喘息、大杼、风门、肺俞、 支配肺与气管的交感神经位于脊髓T2-T6侧角;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脊髓C7-T3节段内,椎旁交感神经节位于脊神经位于脊柱两旁,横突前方。

    当颈椎下段、胸椎上段的软组织损伤,小关节移位或增生退变,可导致该区(脊神经后支与椎旁交感神经节受刺激)颈椎下段出现阳性病灶反应点;临床上可出现如胸闷、气喘、咳嗽、呼吸困难过度换气等症候群。

    4、  心脏疾病诊疗区

    自T3棘突下缘至T6棘突下缘,外至竖脊肌外缘线约6cm处两条横线的连线,所构成的长方行区域,为心脏疾病诊疗区。

    心脏相关疾病,指的并不完全是心脏本身器质性病变,而是指与心脏脊背部体表反应区,心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发生病变,而引起自律神经功能失调,所出现的心神经官能症类冠心病,功能性心率失常、心神经官能性疾病等。

    该区分布的传统经穴有夹脊、身柱、心俞、厥阴俞、督俞、神道、灵台、膏肓、神堂、譩譆等穴。

    当胸椎中上段软组织损伤,小关节移位,增生退变,可引起该区(脊神经后支与椎旁交感神经节受刺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心慌胸闷,功能性心律失常、心烦易怒、胸闷等。

    5、  肝胆疾病诊疗区

    从T6棘突下缘至T9的棘突下缘,外至竖脊肌外缘线约6cm两条横线的连线,为肝胆疾病相关诊疗区。

    该区主要对应了肝脏及胆囊的解剖体位,支配肝胆的交感神经主要来自第7、8、9胸段脊髓背节发出的3个根束所组成,肝胆疾病反射在T6~9横突右侧及右肩胛下角区。

肝胆区不适,可造成腹部胀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右肋及右肩胛区疼痛等。

    6、  胃病诊疗区

    从T9棘突下缘至T12的棘突下缘,外至竖脊肌外缘线约6cm两条横线的连线,为脾胃疾病相关诊疗区。

    该区分布主要传统经穴有膈俞、胰俞(胃脘下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夹脊、至阳、筋缩、中枢、脊中、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等穴。

    脾胃居于中州,按内脏解剖体位与体表反射阳性点相吻合,肝胆疾病反射在胸椎T6-T10横突右侧,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反映在胸椎T9-T12横突的左侧附近,胰腺疾病反射在下胸部右侧偏下带状与胰体表投影区相吻合。

    当胸椎下段软组织损伤,小关节紊乱,增生退变可致相应节段的脊神经、(脊神经后支与椎旁交感神经节受刺激)内脏神经,窦椎神经受刺激与牵拉,可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上腹部胀痛、反酸嗳气、食欲不振、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7、  肾部疾病诊疗区

    自T12棘突下缘至L3棘突上缘,外至竖脊肌外缘线约6cm两条横线的连线构成的长方形,该区与肾脏体表投影相吻合,肾脏受肠系膜上神经支配主动脉,肾神经等位于L1-L2,肾脏疾病的体表反射部位T11-L2的患侧脊柱棘突旁,患侧肋脊角,该疼痛可经输尿管向下放射痛。


    该区分布主要传统经穴有三焦俞、肾俞、气海俞、悬枢、命门、下极俞、肓门、志室等穴。

当胸椎下段腰椎上段出现软组织损伤、小关节移位、骨质增生、刺激、牵拉脊神经,椎旁交感神经可引起肾病相关区出现阳性结节压痛反应。临床上可出现肾输尿管牵射痛、排尿异常,尿急尿频等症状。

    8、  肠道疾病相关诊疗区

    从L3棘突下缘至L5棘突下缘,外至竖脊肌外缘线约6cm两条横线的连线,该区为肠道相关疾病区。

    该区分布主要传统经穴有气海穴、大肠俞、腰阳关等穴。

    该区与大肠体表投影大部分吻合,当肠道病变可反射到腰部,腰椎下段的横突结节旁,L1-L3段交感神经节组成内脏神经丛,肠系膜神经丛,接收由内脏、结肠、膀胱等器官的副交感神经传入信息低级排便中枢(及奇神经节)。

    当腰椎中软组织损伤,下段损伤,小关节移位,退变增生,可引起该区出现腹痛、腹泻、便秘、下    腹部坠胀,甚至梗阻;该区为腰间盘脱出多发部位,也为治疗腰痛、腰三横突症,腰肌劳损、腰椎椎管狭窄病变的重要部位,为水针刀治疗的重要部位。

    9、  生殖泌尿疾病相关诊疗区

    从L5棘突下缘,由双侧骶关节线上端连线与尾椎端连线构成的倒置骨性三角区。该区分布有四对骶旁孔,骶神经前支由四对骶前孔旁出,支配盆腔脏器,如子宫、附件输卵管,男性内生殖器泌尿器管;骶神经后支由四对骶后旁孔穿出,支配骶尾后部感觉。S2-S4的骶椎侧角分布有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该区传统经穴分布有八髎穴、十七椎、关元俞、膀胱俞、小肠俞、腰俞、腰奇等穴。

    当腰骶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骶髂小关节移位、增生退变,可引起盆腔脏器的生殖系统疾病,如男性阳痿、性欲低下、腰骶部酸坠,女性可出现痛经、闭经、功能性不孕症、盆腔炎、大小便障碍、肛门坠胀等症。

胸、腹部筋膜九大系统疾病对应诊疗区划分

    脊柱带区的九大系统疾病对应诊疗区在人体头顶部及胸、腹前,都有相应的同节段的内脏疾病对应诊疗区。

    1、  脑病对应诊疗区

    位于头顶部帽状腱膜区,百会穴与四周四神聪所处前后6cm区域,又称百会神聪区,即为脑部病区相对应诊疗区,主要用于诊断治疗脑部疾病和脑部相关疾病,即为进针点,也为筋膜扇形分离点。

    2、  交感病对应诊疗区

位于颈前筋膜区,交感病区对应区位于人体喉结节水平线,胸锁乳突肌前缘,胸锁关节水平线构成的倒置三角区,即为进针点。

    3、  肺病对应诊疗区

    位于胸前筋膜区中上段,胸锁关节水平线旁6cm与两乳头内连线所构成的正方区,即为进针点,也为筋膜扇形分离点。

    4、  心病对应诊疗区

    位于腹前筋膜区中下段,两乳突连线中点下与剑突根部区所处区域,即为进针点,也为筋膜扇形分离点。

    5、  肝胆病对应诊疗区

位于右侧胸肋筋膜区下缘,右肋弓下缘尖端至剑突根上下6cm带状筋膜区,右肋弓中点为治疗点即墨菲氏点,即为进针点,也为筋膜扇形分离点。

    6、  胃病对应诊疗区

    位于腹前筋膜区中上段,剑突根部与脐连线间,外至腹直肌腱鞘外缘各6cm所属区,即为进针点,也为筋膜扇形分离点。

    7、  肾输尿管病诊疗区

    位于腹外筋膜区,腹股沟管外上方6cm处带状区,通常肾输尿管病变时所放射的区域,即为进针点,也为筋膜扇形分离点。

    8、  肠病对应诊疗区

    位于腹外筋膜区,脐与骼前上棘上3-5cm连线中内三分之一处上下6cm为肠病对应治疗区,即为进针区,也为筋膜扇形分离点。

    9、  生殖病对应诊疗区

    位于腹前筋膜区中下段,脐与耻骨粗隆连线间外至腹股沟内缘区域内,即为进针区,也为筋膜扇形分离点。

关于背部传统经血线神经分布探讨

    1、  低级中枢治疗线

    低级中枢治疗线:位于后中正棘突线,其深部为脊髓贯穿脊柱上下的通道,其外在线为脊神经分布投影线,故名为低级中枢治疗线;该线传统经穴为督脉线,本线从环枕关节间(风府穴),至尾骨下的长强穴,贯穿整个脊髓,为内脏神经低级中枢的所处节段,22-23对椎旁交感神经节位于脊椎两侧位于横突两旁,其中颈三节、胸十一节、腰四节、骶四节、骶节为一独立单位;其次三十一对脊神经分别从脊髓侧角发出,通过交通支与交感神经节相连。传统经穴的督脉线为针灸治疗内脏病的主干。历代理家认为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以身之元气、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疾病皆可沿督以为治,沿督以为经。

    2、 内脏神经治疗线

    内脏神经治疗线:位于关节突关节突内缘线,深部为椎旁神经交感神经节线,故名内脏神经治疗线;相当于传统经穴的华佗夹脊穴线,左右两侧对称,该线为脊髓背面两侧与椎旁交感神经节的后内侧线交结处。在此线上治疗,具有调节内脏植物神经功能作用。

    3、  脊神经内侧支线

    脊神经后内侧支线:位于关节突关节外缘线,深部为脊柱两侧的脊神经后支内侧支线;本线相当于传统经学的膀胱经内线,该线为脊神经根部和交感神经交通线路,并以中枢线为轴心,左右同名对称。沿此线治疗,可治疗内脏疾病。

    4、  脊神经后支外侧支治疗线

    脊神经后外支线:相当于竖脊肌外缘线,深层为脊神经后支外侧支线。该线相当于传统经穴膀胱经外线,位于竖脊肌外缘线,左右各一,按九大区划分本线属于九大区的外界线,沿此线治疗,也可治疗内脏疾病。

脊柱相关疾病四步定位诊断法、诊断标准

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断水平,随着对发病机制的深入探讨而有所提高。脊椎的失稳成为脊柱相关疾病容易发作、损害渐次加重的特征。全身的神经沿椎管上行下达地传导;交感神经低级中枢在胸段脊髓侧角,发出的节前纤维经椎间孔达各交感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后分布于各内脏和器官。大脑的血氧供应由椎动脉和颈内动脉输送。因此,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断是比较复杂的,但是也有其一定的规律性。在脊柱相关疾病的治疗中,有许多是由于没有能够明确诊断而效果不佳,由此可见,准确诊断也就尤为重要。医者应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对脊柱相关疾病做出初步诊断,但要做出最后明确的诊断还是要依靠系统、精确的临床检查。本章将脊柱相关疾病的共有诊断要点和辅助诊断进行分述。


一、定位诊断法    

1.第一步,神经定位诊断法 问诊时,根据患者疼痛、麻木的部位,按九大诊疗区及九大对应诊疗区、分析神经根受压部位,初步确定错位的脊椎或关节。

2.第二步,望诊定位法 望脊椎的形态,观察脊中沟是否有偏歪,左右肩胛骨高低是否一致,左右肋骨是否平行,左右髂嵴高低是否相等,臀沟和脊中沟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脊椎区有无皮肤颜色改变及色素斑等。

3.第三步,触诊定位法 通过三指触诊法,确定棘突有无偏歪、吻棘、关节突有无错位摩擦音、弹响音;横突有无压痛、有无阳性反应物如硬结、条索状肿块、或代偿性肥大等。

通过三步触诊,符合第一、二步定位诊断,即可进一步明确脊椎错位的诊断。

4.第四步,脊柱影像定位法 首先仔细观察X线侧位片各椎间关节的变化、椎轴动力学改变、生理曲度是否变直、是否有反弓、是否侧弯;椎体后缘是否变锐、是否有骨桥形成;寰椎错位时会出现的仰位、倾位、侧旋等改变;各椎间关节形态改变或移位等,都属脊椎错位的表现。各椎间盘变性、椎体关节骨质增生、各韧带钙化的部位、程度等,与前三步定位诊断综合分析,可做出最后定位诊断结论。应注意排除骨折、脱位、结核、肿瘤、化脓性炎症等。

二、诊断标准

对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断以下列八项为标准

1.具有临床症状中的一项或多项表现者;

2.脊柱的发病节段(颈胸腰骶)的功能活动范围,尤其是旋转,有一定的障碍或疼痛;

3.动静触诊脊柱三突线:a.棘突可有偏歪;b.小关节突可有紊乱;c.横突可有结节。发现有以下软组织异常改变者:

(1)棘突有明显的偏歪或前后凹凸以及生理曲度发生了变化;患椎处一侧或棘上有压痛;

(2)与患椎有关的韧带、肌肉及附着点,可触及硬结、条索、等阳性反应者;

4.X线片征诊断,符合脊柱遭受损害后的一些表现,如脊柱偏歪、前倾或后倒,椎间关节错位等;

5.各项辅助检查有一项以上支持脊柱相关疾病诊断者;

6.各项专科检查,排除出现症状的相关脏器的器质性病变;

7.排除脊柱骨折、脱位、肿瘤、结核、嗜伊红细胞肉芽肿、化脓性炎症等脊椎病患者;

8.实验室检查正常范围者。

全部评论(0)
  • 脊柱区带九大诊疗区划分依据1、 根据内脏疾病的体表反射同名内脏疾病,可以在背部同名相关诊疗区内出现阳性反应(异常感觉)或筋膜结节反应点,如肺部疾病可反射在肺区的胸椎上段肩胛骨内上角出现阳性压痛点。肝胆疾..

    赢诊堂主浏览:2355次 评论:0
    2021-02-25 15:41
  • 下腰痛来的猝不及防,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下腰痛的一个原因,那就是骶髂关节错位。骶髂关节 骶髂关节由髂骨的耳状面与骶骨的耳状面构成。关节面扁平,彼此对合非常紧密,属平面关节。关节囊紧张,紧贴于关节面周缘..

    赢诊堂主浏览:3255次 评论:0
    2021-02-25 15:30
  • 来源:康知了康复指南“70%的骨科疾病患者不需要吃药和手术,可通过正确的运动锻炼及物理治疗达到康复”。这是陈英豪医生从事康复工作多年的体会。为了让大家体验康复治疗的神奇,他将日常生活中大家易患的骨科病进..

    赢诊堂主浏览:2187次 评论:0
    2021-02-25 15:23
  • 肩部疼痛办公族群,体力劳作人群,都难免会碰到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的问题,让我们从肩部的解剖学出发,直观地了解关于“假冻结肩”——肩袖损伤的医学知识。详细地了解肩袖肌群,周围骨骼、肌肉等组织;再从肩关节运..

    赢诊堂主浏览:3339次 评论:0
    2020-10-10 18:52
  • 临床出诊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群体,没有明确的外伤史,或者依稀记得曾经有过肩部外伤,但是此次来就诊,是因为肩关节前方突然剧烈的疼痛,就诊行放射线检查时可见肱骨大结节处有骨性样物质形态的异常表现,..

    赢诊堂主浏览:4756次 评论:0
    2020-09-15 09:14
  • 骨科医生几乎每天都能碰到因韧带损伤而就诊的人群,可导致韧带损伤的因素也有很多。虽然每天都在诊断,但你知道如何快速定位具体的韧带损伤吗?[pfc]此时,熟悉全身韧带的解剖、起止点及分布走形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

    赢诊堂主浏览:6521次 评论:0
    2020-08-16 15:55
  • 骨性、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若不积极规范治疗,大部分患者可出现关节的畸形和功能丧失,严重影响劳动力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早期、规范治疗尤为重要,且治疗期间应合理选药,注意细节,规避..

    赢诊堂主浏览:2359次 评论:0
    2020-08-16 15:52
  • 1. 肩关节 Buford 复合体Buford 复合体的发生率约为 1.5%,表现为前上盂唇缺如,盂肱中韧带索状增粗。增粗的盂肱中韧带直接附着于肩胛盂上。存在 Buford 复合体时,通过关节腔上半部的 MRI 轴位图像上,可以显示增厚..

    赢诊堂主浏览:5491次 评论:0
    2020-08-16 15:48